光阴岁月

晨光漫过窗台时,我总在想:光阴到底是什么模样?是老座钟摆锤的摇晃,是相册里泛黄的笑脸,还是眼角悄悄爬上的纹路?

记得小时候总盼着长大,把日历一张张撕下,以为这样就能快点握住 “大人” 的世界。那时的夏天很长,蝉鸣能从清晨绕到黄昏,外婆摇着蒲扇讲的故事,比冰棍融化得还要慢。我们在晒谷场上追逐,看夕阳把影子拉得老长,以为日子会永远这样明朗。

后来书包越来越沉,教室后排的倒计时牌数字一天天减少。课桌上堆着做不完的试卷,走廊里飘着粉笔灰的味道,还有偷偷夹在课本里的纸条,写着 “毕业要一起去看海”。那时觉得时间是紧攥在手里的沙,越是想留住,越是漏得飞快。

再后来,我们真的走进了曾经向往的 “大人” 世界。朝九晚五的地铁里,每个人都戴着耳机,把生活调成静音模式。加班的深夜,看着写字楼的灯火一盏盏熄灭,才发现成年人的世界里,时间是按 KPI 计算的,是被会议切割的,是在房贷车贷里悄悄缩水的。

直到某天整理旧物,翻出母亲织了一半的毛衣,针脚歪歪扭扭,却藏着她笨拙的温柔;看到父亲年轻时的工作证,黑白照片里的他眼神清澈,和现在两鬓斑白的模样重叠在一起。突然明白,光阴从不是匀速流逝的,它会在爱里放慢脚步,在离别时加速奔跑。

如今不再急于追赶时间,学会在清晨煮一碗粥,看热气氤氲成雾;在傍晚绕着小区散步,听邻居闲聊家长里短;在周末翻出旧唱片,让旋律把往事轻轻托起。原来岁月最温柔的馈赠,是教会我们在匆忙里,依然能打捞生活的诗意。

窗外的梧桐又落了一层叶,去年埋下的花种已开得正好。光阴从来不是过客,它是刻在掌心的纹路,是藏在皱纹里的故事,是我们走过的每一步路,爱过的每一个人。